-
余江区工业创新启征程,招商引资拓新途
2023年,鹰潭市余江区正式出台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方案,明确目标到2024年工业园区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规模,跻身全省工业创新发展示范区。这一行动将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力度,依托优惠政策吸引外部投资,驱动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,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方案战略框架支撑发展蓝图 鹰潭市余江区工业倍增行动计划的核心在于构建系统性发展框架,锚定创新驱动主轴。余江区作为工业主战场,规划紧密对接省级政策导向,如江西省“十四五”工业发展规划的示范带建设要求,突出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。方案强调以创新为引擎,通过集成政策资源,强化资金流动性与技术服务链,支持企业探索低耗高效生产模式。背景源于余江区既有产业基础的潜力挖掘,例如依托雕刻和眼镜等传统优势,避免单纯扩张规模,转而提升价值链位阶。整体设计旨在实现工业结构优化与核心竞争力增强,而非单一数字指标提速,从而确保可持续增长。 二、政策红利赋能产业升级行动 鹰潭市余江区密集推出扶持措施,覆盖资金补助、技术合作与人才引育多维度。具体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池提供低息贷款,与高校共建技术转化平台,以及优化人才落户机制吸引科技人才。政策导向聚焦四大特色产业:眼镜产业加速智能化生产线改造;雕刻行业引入现代设计数字化应用;循环经济领域推广废弃物资源再生模式;精密制造依托数控技术提升精密度。这些政策源于地方实践需求,例如余江区雕刻产业园的试点经验,鼓励企业采用物联网设备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。关键在于弱化数据依赖,强调服务网络构建,如建立企业孵化中心与创新联盟,促进产学研协同,避免过度扩张产能。 三、特色产业集群化深度培育 鹰潭市余江区重点打造眼镜、雕刻、循环经济和精密制造四大产业矩阵,推动集群化向纵深发展。眼镜产业强化品牌化输出,整合设计研发环节;雕刻产业拓展应用场景,结合文化创意提升附加值;循环经济聚焦绿色闭环管理,推广节能减排工艺;精密制造嵌入智能装备升级链。方案要求企业推进三化改造:绿色化转型降低碳排放强度,智能化升级引入机器人自动化线,信息化管理搭建数据云平台。余江区举措借鉴省内试点范例,如循环经济园区的技术标准化推进,避免企业盲目扩张,而是通过政策工具引导设备更新与工艺创新。集群治理重在强化供应链韧性,例如建立产业协同平台促进小企业联动,而非追求数量扩张。 四、新兴技术产业战略布局优化 鹰潭市余江区同步做优新兴产业板块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医药大健康及物联网领域。战略包括引进高新技术项目,加速产业链条补齐,例如电子信息聚焦芯片封装测试端整合;新材料推进功能性材料产业化;医药大健康引入生物制剂研发中心;物联网构建智能设备网络中枢。这些行动基于省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,余江区通过招商引资专项政策吸引外部高新企业入驻,形成孵化生态。部署重点落在研发平台搭建与市场化转化衔接,如设立技术交易中心促进专利商业化,弱化短期规模指标,强调创新链完整性。新兴产业培育方向与地方资源协同,例如余江区物联网应用对接本地制造需求,避免概念炒作。 五、协同治理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 鹰潭市余江区工业倍增计划强调跨域协同与生态优化,保障长远韧性。方案设计贯穿整体治理框架,例如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破解政策落地梗阻,建设政务服务数字化窗口提升企业便利度。可持续发展考量突出环境合规与社会责任,要求企业加入绿色工厂认证体系,园区推动污水零排放示范点建设。余江区目标以示范区打造为核心抓手,整合产业服务与创新生态,避免数据浮夸风险。未来路径围绕动态调节体系,如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微调政策方向,确保成效可追溯至方案初衷,即工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竞争力提升。
2025-07-02
-
鹰潭柔性执法优化服务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新机制
在2023年,鹰潭市通过柔性执法和创新政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。措施包括出台容错机制清单、优化审批流程,并结合招商引资吸引外部投资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营造亲商重商氛围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一、鹰潭市推出柔性执法政策,对非主观故意、首次发生且未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,给予容错改正机会,引导企业自觉守法。在2023年,鹰潭市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通知》,明确规定当企业积极主动改正或消除违法状态,并作出书面承诺后,可免于处罚。该市行政审批局梳理审批事项,将市场主体核准登记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许可等15项高频事项纳入"首违不罚""轻微不罚"清单,分别明确责任科室和容错情形,确保执法规范透明。此举源自江西省政务服务改革总体部署,旨在通过温情服务减少企业负担,激发自我纠错动力,提升市场诚信水平。 二、鹰潭市优化再造审批流程,提升政务服务效率,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支持环境。在2023年,该市行政审批局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系统梳理,压缩办理环节,实现"一窗受理、一网通办",重点事项如工商注册、资质认证等的审批时限大幅缩短。结合招商引资工作,鹰潭市推出"一站式"服务平台,针对中小企业推出定制化服务包,通过减环节、降门槛,减少企业办事成本。此举基于江西省"放管服"改革要求,参考国家级优化营商环境试点经验,着力打造"零距离"服务品牌,助力企业在初创和成长期获得政策红利,增强投资吸引力。 三、鹰潭市还实施多元配套措施,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,营造公平透明竞争环境。在2023年,该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保障,推出公平竞争审查机制,禁止垄断和不正当行为;同时,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对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微主体提供税收减免和金融补贴,降低运营压力。通过组织招商引资活动,鹰潭市吸引外部资本投向重点产业,如电子信息和绿色经济,配套建设企业孵化基地,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。这体现了江西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战略导向,以服务促创新,以环境稳增长,引导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路径。 四、鹰潭市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已显现积极成效,市场活力持续提升。在2023年推进改革后,该市市场主体满意度增强,创新创业氛围更浓,企业投诉率下降;政策系统性与协同性提升,形成"柔性执法+高效服务"双重驱动,助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。展望未来,鹰潭市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,拓展"容错机制"应用范围,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优生态环境。
2025-07-02
-
鹰潭高新区综合实力跃升全国百强高新区第102位
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显示,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102位,较2019年度提升10个位次。这一进位成果,是鹰潭高新区聚焦产业升级、强化科技创新、深化招商引资、优化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,标志着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。 (一)筑牢产业根基,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化跃升。作为“世界铜都”核心承载区,鹰潭高新区立足铜产业传统优势,以高新技术赋能产业转型。通过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,推广工业机器人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,推动铜冶炼、铜加工等传统环节向精密制造、智能制造升级,形成了从铜材料到铜基新材料、电子信息材料的完整产业链。同时,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,培育发展新能源、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为综合实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 (二)强化创新驱动,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。鹰潭高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引擎,持续完善“企业主体、市场导向、产学研融合”的创新体系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,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,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。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领域,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,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突破,创新活力不断增强,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 (三)深化招商引资,精准引入高质量发展动能。鹰潭高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增量、优化存量的重要抓手,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端项目,制定精准招商方案。围绕铜基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,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开展靶向招商,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、技术水平高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。同时,注重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推动项目集聚发展,形成“引进一个、带动一串、辐射一片”的效应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 (四)优化营商环境,营造高效便捷发展生态。鹰潭高新区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受理”,简化审批流程,压缩办理时限,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机制,为项目落地、建设、投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,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、难点问题。此外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,优化人才、土地、资金等要素保障,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增强了对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吸引力。 (五)坚持绿色发展,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,鹰潭高新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。严格落实环保准入标准,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,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化改造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减量排放。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,改善区域生态质量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,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。 (六)拓展开放合作,增强国际化竞争能力。鹰潭高新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,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参与国际竞争,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并购、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。依托跨境电商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载体,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,推动特色产品出口。同时,加强与国内外先进高新区的交流合作,学习借鉴发展经验,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资源,区域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,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展现出较强潜力。 鹰潭高新区此次进位,是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、产业升级、开放合作的结果,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下一步,鹰潭高新区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,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深化产业结构调整,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开放水平,努力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实现更高质量的进位赶超。
2025-06-30
-
【2022年贵溪市招商】贵溪市 “项目为王” 激活发展动能:铜产业升级与招商攻坚
贵溪市 “项目为王” 激活发展动能:铜产业升级与招商攻坚 一、产业升级:铜基新材料的链式突破 贵溪市以铜产业为核心,2022 年一季度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682.85 亿元(同比 + 20.1%),依托 “链群配” 思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。通过设立 12 支招商小分队,围绕铜基新材料、数字经济等 12 条产业链精准招商,重点引进高端线缆线束、半导体引线框架等延链项目。例如,国信优助科技铜加工项目总投资超 20 亿元,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10 万吨精密铜带产能,填补江西省高端铜材缺口,预计年产值超 50 亿元。 二、创新驱动:从加工到智造的转型路径 引导企业走 “专精特新” 道路,推动铜文化产业园建设,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。贵溪经开区某铜企联合中南大学研发的高纯度阴极铜(纯度达 99.999%),成功应用于 5G 基站射频元件,产品溢价率提升 30%。同时,推动传统冶炼企业智能化改造,某炼铜厂引入 AI 炉温控制系统,能耗降低 15%,产能提升 20%,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。 三、招商攻坚:全链条服务与要素保障 实行 “市领导牵头 + 专班跟进” 机制,为项目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。2022 年新引进的 15 个铜产业项目中,8 个实现 “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”,某新能源铜箔项目从洽谈至落地仅用 120 天,得益于 “容缺审批 + 土地预供应” 政策。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 50 万平方米,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前三年租金全免、后两年减半的优惠,吸引 20 余家配套企业集聚。 四、未来展望:千亿级产业集群蓝图 目标到 2025 年,铜产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,形成 “采矿 — 冶炼 — 精深加工 — 回收利用” 全链条,培育 10 家产值超百亿企业。规划建设国家级铜产业创新中心,预计投入研发资金 10 亿元,重点攻关超薄铜箔、铜基复合材料等 “卡脖子” 技术,力争将贵溪打造成全球铜产业高端制造基地。
2022-05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